聚氨酯材料虽说是好处很多,但是有句话说得好‘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’,自然还是有不好的缺点的。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聚氨酯软泡的出现。那么,聚氨酯软泡出现之后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?快来看甘肃 厂家给你的答案吧。
1、闭孔率高
(1)、聚醚多元醇:环氧乙烷比例高、活性高、多发生在更换不同活性的聚醚多元醇;
(2)、工艺配方:辛酸亚锡用量多,异氰酸酯活性高,交联度大,交联速度快,过多的胺和物理发泡剂; 造成泡沫内压低,泡沫弹性大时不能开孔,TDI指数过大时也会导致闭孔率高。
2、收缩(凝胶速度大于发泡速度)
(1)、闭孔率高,冷却时收缩;
(2)、工艺条件:气温低,料温低;
(3)、工艺配方:硅油过量,物理发泡剂过量,TDI指数过低.
3、内裂
(1)、工艺条件:气温低,反应中心温度高;
(2)、工艺配方:TDI指数低,锡多,早期发泡强度高;
(3)、硅油活性高,用量少.
4、顶裂(发气凝胶速度不平衡)
(1)、工艺条件:气温低,料温低;
(2)、工艺配方:催化剂用量不足,胺用量少,硅油质量不好.
5、底角裂(胺用量过多,发泡速度太快)
表面大孔:物理发泡剂量过大,硅油和催化剂质量差.
6、泡沫低温性能差
聚醚多元醇内在质量差,在同羟基值,官能度低,不饱和度大,同样锡用量时,TDI指数低.
7、通气性差
(1)、气候条件:气温低
(2)、原料:聚醚多元醇高,硅油活性高;
(3)、工艺配方:锡多,或锡用量相同时水与胺含量少,TDI指数高.
8、反弹性差
(1)、原料:聚醚多元醇活性高,相对分子质量小,硅油活性高;
(2)、工艺配方:硅油量大,锡量多,在相同锡用量时水多,TDI指数高.